人说话时会用升调表疑问是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似乎这是理所当然的。但为何在人类语言的发展中疑问会与升调联系在一起呢?是巧合还是必然呢?语音学家John Ohala的「频率编码」(frequency code)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这个现象。
在谈理论之前,我们还是「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单就汉语和英语来说,许多特殊疑问句都是不用升调的,就比如这个问题「为什么人说话表示疑问要用升调?」本身,我想很少人会说成升调吧。具体一个问句是不是升调其实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受个人语言习惯、疑问词在句中的位置、问句的长短、说话人要表达的感情等等因素的影响。但单就一般疑问句来说,语言学家确实发现问句升调是世界上大多数语言的普遍现象。[1]汉语是声调语言,涉及到声调和语调的共同作用,这使得汉语的语调更为复杂。不过汉语中一般疑问句升调的现象也是和别的语言一样的,声调与语调之间的关系就像赵元任说的,是「小波」和「大浪」之间的「代数和」[2],声调的「小波」并不影响总体「大浪」的趋势。
说回频率编码。根据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语言的音(能指)与义(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但对一般疑问句而言,音(语调的升高)与义(表达疑问)却能够对应起来。为此,Ohala提出了频率编码的假说,认为这一现象是有着生物学基础的。[3]其实Ohala的雄心还不止于单单解释疑问句的升调,他希望以此来解释一系列跨语言、跨文化、跨物种的现象:
疑问句升调、陈述句降调普遍存在于许多语言 低调声音表示强势、支配,高调声音表示弱势、亲近的现象普遍存在于许多文化 许多声调语言中高调字词的含义常与「小」有关,低调则与「大」有关(朱晓农曾用频率编码来研究汉语各方言中的小称高调化[4]) 除人类外,其他许多动物亦会用低调表达侵略、威胁,高调表达屈服、示弱的含义 人类及其他灵长类动物都使用裂开嘴(减少共鸣腔大小)的表情表示友好或示弱,反过来表示强势或不满时则会张圆了嘴 两性发声器官的解剖学差异,雄性的声带较长、喉头位置更低 块头更大、更具威胁性的个体由于先天生理结构的原因能够发出更低沉的声音,Ohala认为这最终使得动物或人在需要表达强势的姿态倾向于选择更低频的声音,反之希望表达友好、亲近之类的姿态时则选用更尖细的声音。而上述的种种现象都是这一基本假设的不同表现形式,我简单总结了一下:
强势、威胁 ↔ 体型大 ↔ 共鸣腔大/声带长 ↔ 低频声音
弱势、友好 ↔ 体型小 ↔ 共鸣腔小/声带短 ↔ 高频声音
对于疑问句而言,问问题的人一般会表示出礼貌、不确定,并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故而要用升调。
像我最开始提到的,这个理论并不是说疑问句就一定是升调。但如果句中没有其他成份表达疑问含义的话,那就只能靠升调了。举个例子:如果你问别人「你吃饭了吗?」,虽然大多情况都用升调来问,但即便用降调,对方也能明白你的意思,就是因为有表疑问的语气助词「吗」。但如果你问的是「你吃饭了?」,这时句中没有别的能表疑问的成份了,于是就不得不用升调了。这或许也是为何比起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更少用升调的原因吧,毕竟特殊疑问句中的疑问词本身就有着强烈的疑问含义。
不必说,升调也不一定都是疑问句。Gussenhoven曾经扩展了 Ohala 的理论,把频率编码作为生物学编码(biological code)的特例,并指出还有其他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编码也能引起语调的高低变化。[5]比如他提出的「发声编码」(production code),说的是人在说一句话的时候,声门下压力会随着说话的进行而慢慢减小,而基频也就自然而然地降低了。其结果是高调与话题的开始、低调与话题的结束联系在了一起。于是,当人们想表示暂时停顿、话题还没有终结时,就会刻意地去使用升调,而这时的升调与疑问无关。
当然,频率编码的理论也没有得到学界完全的公认。Rialland的研究就发现,在西非语言中存在着一般疑问句以降调而非升调表示的普遍现象。[6]不过也有学者试图在生物学编码的理论框架下去解释西非语言的这种特殊现象。[7]但不管怎么说,对于一般疑问句升调这个世界上大多数语言的普遍现象,Ohala 的频率编码仍是最被广泛接受的假说。
Bolinger (1978), Intonation across languages, in 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 ↩
赵元任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中国话的文法). ↩
Ohaha (1984), An Et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Common Cross-Language Utilization of F0 of Voice, Phonetica. ↩
朱晓农 (2004), 亲密与高调——对小称调、女国音、美眉等语言现象的生物学解释, 《当代语言学》. ↩
Gussenhoven (2002), Into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eech Prosody. ↩
Rialland (2009), The African lax question prosody: Its realisation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Lingua. ↩
Salffner (2017), West African languages enrich the frequency code: Multi-functional pitch and multi-dimensional prosody in Ikaan polar questions, Laboratory Phon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