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原型——无支祁?

鲁迅与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两位文化巨匠,而对于孙悟空原型的争论也是由他们而起。两人都位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沿,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国思想界还掀起过「要鲁迅还是要胡适」的论战。而事实上,两人在对古典小说的研究中多有切磋和交流,都是中国小说史研究的奠基人,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与胡适的《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也皆为该领域的重要著作。在《水浒传》版本等问题上两人争锋相对,而对《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等问题,两人又站在同一阵线。关于孙悟空形象的来源,也算两人关系的一个小小注脚吧。

无支祁,又作无支奇、无支祈、巫支祁、巫支祈、毋支祈等,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淮guō水神。

无支祁传说

无支祁的完整故事最早见于唐代李公佐创作的传奇《李汤》。其中引《岳渎经》的记载,描述无支祁

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

传说中,大禹治水曾三赴桐柏山,遇到了常在淮水兴风作浪、危害四方的无支祁。在一番恶战之后,禹用铁索降服了无支祁,最终将其镇于龟山脚下。这即是「禹王锁蛟」的故事。与李公佐同时代的李肇也在《唐国史补》中记录了该传说,并引《山海经》云「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祁」。[1][2][3]有学者考证《岳渎经》为杜㯢,推测无支祁的故事或与流传于太湖一带的禹镇「夏妖」传说有关,而至今太湖西山仍存有「镇夏」的地名。[3]至于「无支祁」一名,有学者认为可能是源于梵文 मकर Makara(印度传说中的大鱼,即摩竭),该词在上古《山海经》中被译为「禺京」、「禺彊」,后来则曾简化为「鲸」。[4]

唐代以降,北宋时的《太平广记》、《太平寰宇记》等皆收入了《李汤》一文,苏轼也曾据此作过《濠州七绝·涂山》一诗:

川锁支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应存。樵苏已入黄熊庙,乌鹊犹朝禹会村。

之后该传说历经流变,南宋起出现了佛教版本的「僧伽降无支祁」、「僧伽降水母」,无支祁也逐渐演变成了水母娘娘。此后水母传说与禹锁无支祁的传说一同流传不绝,并相互混淆。[2][3]同时,水母故事也被改编为许多相关的戏剧作品,如元代高文秀的《泗州大圣降水母》与明初须子寿的《泗州大圣渰水母》等。后来的京剧剧目《泗州城》(一名《虹桥赠珠》)亦是源于此题材,该传说也由降服妖怪变成了一出爱情故事。[5]自南宋黄河夺淮后淮泗流域水患濒发,直至清康熙年间整个泗州城淹没于洪泽湖底,也使得此间水母与无支祁传说盛行,并有各种版本流传于世。[2][6]

宋元时的钱币,正面图案取自「僧伽降无支祁」故事,右侧为泗州大圣,左侧波涛中为无支祁。背面则取自「三藏取经」故事,三藏法师跟随在前面牵白马的行者。(源于《中国钱币大辞典》)

与孙悟空的关系

1920年代,鲁迅最先在《中国小说史略》与《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提出孙悟空的形象受无支祁的影响,认为其「神变奋迅之状」移于无支祁,并引元末杨景贤(鲁迅误作吴昌龄)杂剧《西游记》中的「无支祁是他姊妹」来佐证无支祁与孙行者形象的联系。不过,同一时期胡适则猜测孙悟空是舶来品,其原型实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这一说法也获得了陈寅恪、郑振铎、季羡林等人的认同,并引发了大量学术讨论。1980年代起一些学者则提出孙悟空是一个「兼收并蓄」的综合形象,受到了无支祁、哈奴曼以及其他猿猴故事的共同影响。[6][7]


  1. 此语后又为元末陶宗仪《辍耕录》所引,但今本《山海经》并无此语,或为李肇误闻。

  2. 叶德均《无支祈传说考》

  3. 朱恒夫《无支祁传说的本源及其价值》

  4. 傅光宇《「无支祁」的来历》

  5. 牧田谛亮《中国近世佛教史研究》

  6. 萧兵《无支祁哈奴曼孙悟空通考》

  7. 倪长康《关于孙悟空形象的艺术渊源问题争论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