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ocratic Development简要笔记

本文为斯坦福大学教授Larry Diamond主讲的MOOC《Democratic Deveopment》的笔记,首发于果壳MOOC学院。

这门课程涵盖了和民主(democracy)有关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从民主具体是什么开始,到民主的发展、转型、巩固,民主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民主在世界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的制度设计、选举体制、经济发展、公民社会、政治文化等等都有涉及。下面并不是课程的详细笔记,这课干货非常多,我只是总结了一下我认为的每周课程的一些简单的要点而已,缺漏的地方肯定不少。另外抱歉这笔记原来只是随手写的提纲,没想见人的,虽然补充润色了一遍,但还是显得挺乱的。

第一周:Regime Types

这周主要介绍什么是民主,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民主形式:选举民主(electrocal democracy)和自由民主(liberal democracy)。前一种更基本,而后一种则是更高质量的民主,除基本的选举外,还需要满足自由(liberty)、法制(rule of law)、平行问责(horizontal accountability)、垂直问责(verticacl accountability)等许多其他更高的要求。

与民主政体相对的是威权政体(authoritarian regimes),可以细分为选举威权(electoral authoritarian,如新加坡、俄罗斯)、一党制威权(如中国)、个人独裁、绝对君主、军事统治、极权主义(按该教授的说法,朝鲜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极权主义国家)等。

第二周:The Third Wave / Legitimacy

「第三波」是指从上世纪70年代起、最初由葡萄牙康乃馨革命开始席卷欧洲、南美、亚洲、非洲各地的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浪潮(详见亨廷顿著《第三波》)。但从90年代末开始有一点民主衰退的趋势。民主的主要危险包括法制不健全、行政低效、经济低迷、民族冲突等。

这周还介绍了政权的合法性,包括什么是合法性(「moral title to rule」——Lipset)、合法性的来源(韦伯提出的三种权威)以及新兴民主国家遇到的合法性问题。另外还有政权的合法性与有效表现(effective performance)之间的关系,Lipset 认为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政权最稳定,都不满足时则最不稳定。他认为中国有后者但缺少前者(合法性低),因此公众对政权的认同是一种「contingent, instrumental popular consent」。

第三周:Consolidation of Democracy / Political Culture / Measuring Support for Democracy

民主是否已经在一个社会巩固,简单说就是判断民主是不是「the only game in town」。如果政治精英、社会组织或民众都认为民主是最适合这个国家的制度、并不试图以其他方式(如暴力手段)达成自己的诉求,才能说民主已经在这个社会巩固下来了。

民主政治文化有许多不同方面,像容忍、信任、愿意妥协、活跃的公民社会、对政权怀疑但非敌对(healthy skpeticism toward authority)等等都是民主政治文化的组成要素。

世界各地对民主支持度的调查数据可以参考 www.afrobarometer.org(非洲)、www.latinobarometro.org(拉美)、www.asianbarometer.org(亚洲)、www.arabbarometer.org(阿拉伯世界)。

第四周:Economic Development / Civil Society

民主程度与人类发展指数(HDI)有很高的相关性。按 Lipset 所说,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庞大的中产阶级会促进民主程度的提高。随着收入、教育程度的提高,中产阶级的兴起,民主政治文化开始出现(见上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都发生改变,公民社会逐渐成长,社会出现交叉认同(cross-cutting cleavage),都有助于民主的提升。与此相关的还有 Inglehart 和 Welzel 的人民赋权(human empowerment)理论。

公民社会是有组织的社会生活,其关注公众事务而非私人事务 ,不寻求政治权力,尊重多元化。之后又介绍了各种不同类型国家(民主、威权、极权)的国家-社会关系,包括其中公民社会的地位。还有公民社会对民主的促进作用(有很多,包括像垂直问责、激发公民参与、创造cross-cutting cleavage、促进信息传播等等),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公民社会的一些缺点,包括像增加社会冲突、可能创造一种怀疑和不信任的文化等等。另外还介绍了Putnam的公民社群。

第五周:Democratic Transitions (Historical & Contemporary)

一个国家民主转型的类型包括有渐进型、精英领导的的转型、威权政体的崩溃、协商转型等类型。历史上渐进的民主转型有三种路径,一是先有精英阶层间的政治竞争、然后参与范围(inclusion)逐渐扩大;二是反过来先有参与范围的扩大再有竞争的逐步出现;三是两者同时出现。第一种路径从历史上看最有利于民主,因为能有时间使社会发展出信任、容忍的政治文化,使 mutual security(Robert Dahl)得以出现。但现在是政治平等的年代,不可能再只允许一部分人先参与政治,然后再扩大参与范围。但可以考虑,比如先进行地方层面的有效竞争,再逐渐扩大到国家层面。另外这周还讨论了精英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转型(transformation from above)、协商转型(pacted transition)等的特征及问题(如协商转型的 birth defects)。该教授还认为暴力会使民主转型更困难。

第六周:Constitutional Design / Parliamentary vs. Presidential Systems / Political Parties

宪法设计的主要矛盾是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和效率(efficiency)之间的矛盾。这周详细分析了两种政府(majoritarian vs. consensual government)的异同和优劣,以及议会制和总统制(parliamentary vs. presidential systems)的优劣,特别是列举了在大量支持与反对总统制的论据。

还有关于政党的问题,包括政党的主要功能,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的政党体系如何帮助民主巩固,政党如何使政治竞争更有秩序等。不同民主国家有不同的政党体系,包括多党、两党和一党独大的,另外特别介绍了一下「极化的多元主义」(polarized pluralism,指左派、右派的政党倾向于向极左、极右发展,如1933年纳粹上台前的德国)。

第七周:Electoral Systems (Majoritarian Electoral Systems & Proportional/Consensual Electoral Systems)

这周的内容比较技术化,详细介绍了各种选举制度的细节、特点、利弊以及使用情形等。选举制度可以分为 majoritarian 和 proportional/consensual 两种类型(同时可参考上周两种政体的比较),前者还可以细分为像 single-member district plurality(SMDP)、alternative vote、two-round system、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SNTV)、block vote 等很多种类。另外也包括混合选举,涵盖两种选举类型各自的一些特点。

第八周:Ethnic Conflict - A Problem for Democracy / Managing Ethnic Conflict

族群冲突是民主的一大问题。族群区分是 powerful, permeative, passionate 以及 pervasive 的(Donald Horowit),又常常与宗教、地域、阶级、政党等区分重合,强烈的族群身份会减少 cross-cutting cleavage,造成极化,使冲突成为零和的。对于如何缓解族群冲突,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Lijphart 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应该分享权力(power sharing),施行比例代表制、组建大联合内阁、允许族群自治以及保证少数否决权。 但以 Horowitz 为代表的学者反对这种方法,他们认为在选举后再想着联合执政已经晚了,应该在选举前就鼓励各族群之间的合作,创造 cross-cutting cleavage,例如采用 alternative vote (见上周)的选举制度。

第九周:Horizontal Accountability / Democratic Breakdown

问责(accountability)可分为垂直问责(包括选举问责)、外部问责以及水平问责。主要的介绍是水平问责,包括水平问责的途径、怎样的水平问责更有效等。

民主崩溃的两种途径,一种是结构性的(structural)的,另一种是 actor-centered 的(按 Linz 所说是由于政治参与者对民主不够「忠诚」)。另外还介绍了影响民主崩溃的因素,以及许多可以防止民主崩溃的方法。

第十周:International Influences / Democracy Promotion

一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会受国际社会的影响,包括文化上的影响(例如殖民地以及现代媒体、网络、留学生带来的文化影响)、地区的压力、经济关系、外交等方面。另一方面,这周还讲了民主国家应该如何去帮助非民主国家提升民主(其中涉及到了一个国家能不能干涉他国内政的问题)。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门课专门提供了许多很有用的参考文献,而且按每周的主题分别列出,查阅起来十分方便。因为主讲教授是Journal of Democracy的co-editor,这个期刊这些年有价值的好论文应该都有了。这些论文能和讲课的内容相互照应,对更深入地了解这些主题特别有帮助。其中还包括一些这两年刚发表的讨论最新时政问题的论文,包括有讨论阿拉伯之春的,也有专门讨论中国等国家网络封锁与反封锁技术对民主发展影响的文章,都是很让人受用的。

要说缺点的话,就是该教授的讲课确实不那么生动,有时候还会让人感觉有点枯燥,但如果仅仅因为这样就错过这么好的内容,那就太可惜了。